一、未成年人犯罪辯護意見詞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辯護意見詞的主要內容有辯護方的基本信息、代理人(律師)信息、案件的基本情況、辯護的法律依據等等情況。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二、范文
2018年未成年犯罪辯護詞范本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
我和xx律師接受本案被告付xx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擔任被告人付xx的辯護人,依法出席本案的審判活動,發表辯護意見如下:
今天,四個正處在花季年齡的青春少年,本應當坐在明亮的教室聆聽老師的教誨,但卻因為自己的無知和愚昧,站在了刑事審判的被告席,我相信,參加訴訟的每一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都和他們的家長一樣,感到格外的心痛。我們即為他們的犯罪感到憤慨,更為他們的未來感到擔憂,因為今天的審判關系到他們的終身, 嚴格依照我國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審理本案,即是對他們的懲罰,也是對他們的挽救。我們認為,從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出發,根據本案事實,對被告付xx應當予以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理由如下:
(一)從本案事實和情節看,付xx犯罪情節相對輕微,危害不大。
檢察院指控付xx參與了三起犯罪活動,根據法庭調查顯現的事實,付xx的犯罪情節是較為輕微的:
1、2010年10月19日犯罪,其它三被告的供述和四位被害人的陳述都證明了以下基本事實:其一,付xx對被害人沒有實施任何暴力行為;其二,付xx被李x叫來時并不知道是要搶劫,事后也沒有獲得任何贓物。顯然,在這次搶劫中,付xx沒有劫財的主觀目的,更沒有實施暴力搶劫的行為,僅僅在客觀上起了一個助威的作用,情節是顯著輕微的,不具備搶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根據我國《刑法》所規定的罪刑相適應的原則,付xx尚未達到為本次搶劫承擔刑事責任的程度。
2、在檢察機關起訴的第二、三起犯罪中,付xx均處于次要地位。2010年11月1日搶劫中,犯意是由xx引起,在整個過程中,付xx沒有使用暴力手段;在2010年11月11日的搶劫中,被害人xxx、xxx的陳述證實,這次搶劫活動是在xx追孟x回來后進行的,付xx僅僅是協助而已,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次要的。
所以,付xx在三起犯罪活動中作用是次要的,情節較輕微;沒有給受害人身心造成較大傷害,社會危害性也不大,主觀惡性小,依法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二)付xx具有法定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法定情節。
第一,付xx犯罪時,尚不足十八周歲,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第二,付xx在參加的三次犯罪活動中,均起著次要的作用,沒有使用暴力手段的行為,與其它被告相比,應當屬于從犯?!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未成年人罪犯量刑,要充分考慮“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節”,《刑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第二十七條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睋?,對付xx應當依法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根據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和刑事法律政策,對付xx應當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預防和教育為主的原則,是我國的一貫方針。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林準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審判和矯治國際研討會上所做的《中國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制度》報告向全世界昭示,我國在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審判中,堅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盡可能把對未成年犯人身自由的限制保持在最低限度。”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于認真開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檢察工作的通知》中規定:“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一是要注意正確運用法律、政策,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堅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的方針;二是要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促使未成年人犯悔罪服法;三是對于犯罪情節較輕的初犯、偶犯以及對被教唆而犯罪的未成年人犯,可以依法免除處罰。對于犯罪情節較重,但確有悔改表現的,也應依法從輕處理,可以提請人民法院減輕或免除處罰;”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一系列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解釋中,都充分體現了上述精神。可見,對未成年人犯的刑事處罰能輕則輕,能減則減,能免則免,最大限度的降低對未成年犯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是我國對未成年人犯審判的一項重要原則。鑒于本案被告付xx在犯罪活動中地位和作用都是次要的,根據我國有關刑事法律政策,我們認為,應當對其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
未成年人犯罪的辯護應當堅持利于未成年人成長和發展的角度進行辯護,國家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判罰在相關的規定中都進行了認定。辯護律師的辯護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相關法律條款進行利于未成年人犯罪事實判決的角度進行解讀。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機關最后的判決依據還是應當以犯罪案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界定的。
什么人可以委托刑事辯護律師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誰有權委托辯護人,什么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可撤銷婚姻是否遵循自始無效
2020-12-03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