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抗訴的時效是多久?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訴訟法檢察院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根據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同級人民法院再審時,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1、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3、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4、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三、刑事訴訟法檢察院抗訴方面的規定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如果當前的刑事判決結果符合抗訴的條件,很多時候不需要被害者或者法定代理人提出相關的申請,人民檢察院自動就會提出抗訴的。如果人民檢察院,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對判決結果沒有異議,或者在法定期限內都沒有提出抗訴、上訴,那刑事判決書就發生了法律效力。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