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審辯護詞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辯護人為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所要闡明的主旨,應該從本案的事實和證據出發,對照有關的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應該予以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意見和理由。因此,通常是圍繞著是否構成犯罪,或屬于何種罪名,有無從輕或免刑的法定條件等問題展開辯論,并得出自己正確的結論。
二、具體情況
1.針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辯護。這是辯護詞的中心,通常以下幾方面著手:
(1)事實存在,但混淆罪與非罪界限,把無罪當做有罪追究;
(2)事實部分存在,但被夸大、歪曲,如把正當防衛指控為故意殺人,把小偷小摸指控為盜竊,把輕罪當做重罪;
(3)主要事實不清楚,證據不足或無證據,主要從證據論證犯罪事實的存在與否;
(4)事實要根本不存在;
(5)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如有從輕、減輕情節,可從從輕、減輕方面予以辯護。
2.對起訴書適用法律不當進行辯護。通常有三種情況:
(1)把無罪當作有罪。如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卻認定為犯罪,正當防衛認定的為故意傷害等;
(2)確定罪名不當。把盜竊定為搶劫,把過失傷害定為故意傷害等。
(3)量刑偏重,對應子認定的從輕情節卻未認定,如自首、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未成年犯罪、未造成嚴重后果、社會危害性小、認罪態度好等。
3.對訴訟程序有重大違反而進行辯護。如應回避而未回避,證據未經查證屬實等。
4.如起訴書指控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正確、定性準確、程序合法,則可從情理上進行辯護,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從被告人行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嚴重進行辯護;
(2)從被告人行為目的、作案動機等具體情節不甚惡劣進行辯護;
(3)從被告人犯罪的具體情節,是否有可以考慮的客觀因素方面進行辯護;
(4)從被告人認罪態度結合受害人情況進行辯護。
在司法審理程序上,可能對案件有多次的審查和辯護程序,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第幾次辯護,辯護人都應當嚴格遵守辯護程序中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的犯罪事實進行明確認定,對照相關法律的條款,進行合法的辯護行為,如果出現亂引用法律條款的情況下,則可以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刑事辯護豁免權的含義及法律規定
盜竊罪無罪辯護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