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要符合什么情形
申請回避是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當事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審判和執行人員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發現審判人員(執行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有權在下列情況下,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二、回避的方式有幾種
回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遇有民事訴訟法等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主動不參加對案件的審理或任務的執行。另一種是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的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結合起來,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刑事訴訟當中的回避分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審判人員和執行人員的回避,而另一種則是針對參與案件審理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的回避。至于回避的方式,根據《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也有兩種,包括這些人員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無論是哪種方式下的回避,其中都是需要符合法定的回避事由。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