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刑事回避事由有哪些
申請回避是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當事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審判和執行人員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發現審判人員(執行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有權在下列情況下,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二、回避的方式有幾種
回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遇有民事訴訟法等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主動不參加對案件的審理或任務的執行。另一種是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的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結合起來,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刑事訴訟當中的回避分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審判人員和執行人員的回避,而另一種則是針對參與案件審理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的回避。至于回避的方式,根據《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也有兩種,包括這些人員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無論是哪種方式下的回避,其中都是需要符合法定的回避事由。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失獨家庭依法收養子女可獲5萬元補助是真的嗎
2021-01-30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童工多少歲起算作童工
2020-12-08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