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公開宣判是什么意思?
公開宣判一般在審判法庭內以開庭的形式進行。社會影響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應當在審判法庭內以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判。具備遠程視頻條件的,可以利用遠程視頻系統進行宣判。
另外,對于社會影響較大、人民群眾關注度較高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應當以開庭的形式進行宣判。
對于宣判的程序,《意見》規定,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公開宣判三日前依法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參加人)和公訴人(檢察員)。
而且,公開宣判三日前,應通過張貼公告、網站發布、電子屏幕顯示等方式向社會公告宣判的時間、地點、案件的名稱及性質等。上述公告應當張貼在人民法院公告欄或者群眾比較集中、能夠看得到的場所,以方便群眾旁聽。
二、刑事宣判的結果有什么?
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被告人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對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根據我國刑事案件宣判原則。對于法院公開或者是非公開審判的案件都需要進行公開宣判。公開宣判代表著我國司法公開、透明性。公開宣判的形式有很多,如網絡公開或者在法院人流較多的地方進行告示。但是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一定要進行公開宣判。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民事訴訟不公開審判的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需什么手續
2020-12-29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拆遷中請律師介入的最佳時機
2021-02-17遼寧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