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大家都要知道的是,幾乎是每一項建筑工程對于工程質量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工程的當事人為了確保建設工程的質量,會進行一些事先的約定,會繳納一定的保證金,那么,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應在保修期滿后返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一、工程質量保證金應在保修期滿后返還的期限
我國法律法規尚未就質量保修金返還期作明確規定,實務中亦未形成通行慣例,由此造成了質量保修金返還約定的多種缺陷,當前,保修金返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承包方根據《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第十四條(四)的規定,約定“待工程交付使用后一年保修期到期后返還”。適用此規定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當事人混淆了缺陷責任期與質量保修期的概念,正如上文所述,質量保修金對應于缺陷責任期,故將保修金返還期約定與保修期相關聯似有不妥;其次,此約定概念上比較模糊,保修金返還期仍不明確,是保修期期滿后一年返還呢,還是交付滿一年后返還?在理解上存在歧義,不利于實踐操作;再者,即便尚不存在概念上的歧義,那么保修金具體是在一年后的哪一期日返還,亦未明確;
2、籠統約定“保修期滿后返還”的情形。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不同專業工程有著不同的保修期限,而約定卻沒有考慮到保修期的差異性,這將會給保修金返還造成障礙,即是采用5年保修期滿后返還,還是2年保修期滿后返還,亦或是待最長保修期滿后集中返還,還是分別依照各專業工程保修期滿后分段返還呢;另外,法定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的保修期限甚為長久,在正常施工、使用和正常維護的前提下,一般為50—100年,若是待此保修期滿后返還保修金,似有克扣工程款之嫌,如此勢必會增加施工單位的資金壓力,使得本就利潤有限的工程業務虧損,顯失公平;此外對于保修期滿后的返還期日亦存在約定不明的問題;
3、在施工合同中約定“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一年(兩年)后返還”。此約定明確了保修金返還期起算日與缺陷責任期的起算日一致,符合保修金與缺陷責任期相對應的要求,然對于具體返還期日并未明確,易引發結算糾紛;
4、未約定保修金返還期的情形。實踐中不乏有疏于約定保修金返還期的實例,施工單位在索要保修金時,建設單位或以保修期未屆滿為由拖延返還,或以施工質量存在缺陷為由惡意克扣,此情況下,施工單位可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四)的規定,其一,在補充協商不成且合同無其他相關條款的情況下,保修金返還可以適用最長二十四個月(兩年缺陷責任期)的交易習慣,要求建設單位于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最長兩年后的特定期日返還;其二,在給予合理準備時間的情況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限期履行返還義務。
二、工程質保金的新規定的變化有哪些?
變化一首次明確缺陷責任最長不超過2年
缺陷責任期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保證金的返還時間,關系承包人切身利益。實踐中,發包人經常有意或無意將工程質量保修期與工程質保金的返還掛鉤,要求在工程質量保修期滿后,方可返還質保金。但根據《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的最低質量保修期限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因此,如果按照發包人的要求,那么質保金就要等到工程壽命結束才能收回,這顯然是對承包人不公平的,由此也造成了大量的質保金返還爭議。
雖然《老辦法》中規定缺陷責任期一般為六個月、十二個月或二十四個月,具體可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但并未明確缺陷責任期的最長期限。在發承包雙方未對缺陷責任期明確約定的情況下,質保金的到底應當何時返還。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對此的觀點并不統一(以2年、5年作為質保金最長返還期限的案例均有出現)。本次新出臺的《辦法》規定,缺陷責任期一般為1年,最長不超過2年,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這是國家首次正式對缺陷責任期最長期限進行明確,將有利于減少質保金返還爭議,緩解承包人被拖欠工程尾款的狀況。
變化二已繳納履約保證金,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保金
《辦法》第六條規定,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經繳納履約保證金的,發包人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采用工程質量保證擔保、工程質量保險等其他保證方式的,發包人不得再預留保證金。其中,關于已繳納履約保證金,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保金的規定,最先出自《清理保證金通知》;已采用其他保證方式,不得再預留保證金的規定,系之前《老辦法》的原文規定。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說在工程完成之后,質量要經過了相關的檢驗完成后,就應該將建設工程質量的保證金返還,至于這個期限是多久,在工程交付完成使用后一年內返還。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建設工程發包方具有合法資格的條件
建筑防水工程技術規程要點是什么?
工程欠款利息最高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