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取保被傳喚正常嗎?
是正常的;
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逮捕一樣,都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強制措施 ,并不是案件的完結。
辦案機關還要的進一步偵查、審查,警察傳訊當事人是正常現象。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取保候審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審、變更強制措施或者執行刑罰的同時。
縣級以上執行機關應當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通知銀行如數退還保證金,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
執行機關應當及時向被取保候審人宣布退還保證金的決定,并書面通知其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第二十二條 在偵查或者審查起訴階段已經采取取保候審的,案件移送至審查起訴或者審判階段時,如果需要繼續取保候審,或者需要變更保證方式或強制措施的,受案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和移送案件的機關。
受案機關決定繼續取保候審的,應當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
對繼續采取保證金方式取保候審的,原則上不變更保證金數額,不再重新收取保證金。
取保候審期限即將屆滿,受案機關仍未作出繼續取保候審、變更保證方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決定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受案機關。
受案機關應當在原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和移送案件的機關。
第二十三條 原決定機關收到受案機關作出的變更強制措施決定后,應當立即解除原取保候審,并將《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應當及時書面通知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
受案機關作出繼續取保候審或者變更保證方式決定的,原取保候審自動解除,不再辦理解除手續。
綜合上面所說的,取保候審也是屬于執行刑法的一種,但對于在取保審審的期間一定要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每天進行報道,隨時配合執法人員偵查,如果有任何傳喚的情況都必須要按時接受調查,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強制傳喚判決的程序是怎樣的?
取保候審期間法院傳喚不去的話什么后果
傳喚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