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對檢察院刑事抗訴的處理時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抗訴審理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抗訴期限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這是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依法再審。
二、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三)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四)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法院對刑事抗訴案件的處理也是依法進行的,總之,法院不會因為檢察院提出了抗訴就隨意改變原來已經生效的判決結果,因此,檢察院抗訴的最終結果還是要由法院來定奪的,但是,只要是檢察院啟動抗訴程序的,理論上被改判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要排污的話必須要取得排污許可證嗎
2020-11-20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農村空心房的拆除程序
2021-03-19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共有房屋的拆遷補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1國家拆遷賠償標準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