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理由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勘驗人或者訴訟代理人。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的。
特殊理由:
1、參與過前一訴訟程序的國家專門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參與后一訴訟程序;
2、再審合議庭的組成
3、死刑復核發回重審的案件
二、法條鏈接
《刑事訴訟法》關于回避的相關規定
1、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2、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3、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4、第三十一條 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刑事回避制度適用的人員范圍比較廣,除了案件的審判人員外,還包括了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當然書記員員、鑒定人、翻譯人員等也是適用該制度的。但是對不同人員申請回避,此時有決定權的人不同,一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