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開宣判的法庭紀律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十七條,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鼓掌、喧嘩;
(二)吸煙、進食;
(三)撥打或接聽電話;
(四)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為。檢察人員、訴訟參與人發言或提問,應當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許可。旁聽人員不得進入審判活動區,不得隨意站立、走動,不得發言和提問。媒體記者經許可實施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行為,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及區域進行,不得影響或干擾庭審活動。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如果是公開宣判或者說案件不公開宣判,在法院正式進入到審理程序之前,工作人員都會宣讀一下法庭紀律的,法庭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場合,在庭審時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都必須要經過審判長或審判員的同意,包括其他旁聽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不公開宣判的情況有哪些?
黑惡勢力案件公開宣判制度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抵押必須進行備案登記嗎
2021-02-06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是誰
2021-01-18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