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有權申請回避的人是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zhí)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醫(y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guī)定?
2021-01-10贍養(yǎng)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先予執(zhí)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業(yè)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連續(xù)工作滿十年中連續(xù)的理解
2021-0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經(jīng)紀人是什么
2021-01-26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公司可以區(qū)別定價嗎
2020-11-28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