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刑事案件受案多久立案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zhi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2、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3、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1、《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7日內送達控告人。
逮捕嫌疑人之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一般是2個月,特殊情況下經依法批準可以延長1到5個月。《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二、刑事案件立案需要滿足的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刑事案件是到公安機關報案的,民事案件是到人民法院報案的,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都會有立案標準,符合立案條件的,都會在規定的時間辦理立案,不符合條件的,會駁回申請,并告知駁回的具體理由,刑事案件報案之后一般不可以撤銷。
刑事案件絕對不起訴國家賠償嗎
刑事案件上訴后的審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開庭后退補偵查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