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不能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既為保護被監護人而設,自然須具備相當能力,故監護人的資格是確定監護人是否勝任監護職務的重要問題,它關系到被監護人的權益能否得到切實保障的問題。各國法律均對此做出了規定,對于不能勝任監護工作者,法律規定不許其擔任監護人,這就是所謂“監護人缺格”(消極資格)的規定。“監護人缺格”的情形,歸納起來主要在有下六種:
(1)未成年人;
(2)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被法院免職的法定代理人或保護人,如正在受刑罰處罰(不包括緩刑、管制的)的人,有危害被監護人利益行為的人等;
(4)破產人;
(5)對被監護人提起訴訟或曾經提起過訴訟的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血親,即可能對被監護人人身造成危害或損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我國民法通則對監護人的資格并未如外國立法例列舉監護人缺格的原因,僅于第16條第2款原則規定監護人須有監護能力。對如何認定有無“監護能力”,司法解釋認為,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二、哪些人可以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傷殘鑒定收費標準
2021-02-16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