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燒男友房屋
【案情簡介】
女孩不滿男友提分手,一把火燒了男友租住的房子,還網絡“直播”現場,上傳案發現場的照片,意圖引起男友注意與其復合。
據檢方指控,2015年4月1日晚8時許,因感情糾紛,小雨在李某租住的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某小區房屋內放火,導致屋中物品燒毀,后小雨被抓獲歸案。檢方認為,小雨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仍需承擔刑事責任,故以放火罪提起公訴。
相關訴訟材料顯示,小雨和李某兩人是高中同學,兩人以男女朋友的關系,共交往了9個月,其中同居8個月。
開始,兩人因總是吵架分手后,但仍同住在由李某租住的兩間居室,小雨住一間,李某和其同學住另外一間。
據小雨供述,今年4月1日19時許,因感覺李某外出是找其前女友了,她很生氣,就給李某打電話,發消息。此后,為引起李某關注,小雨先是割破了手腕,并拍了流血的照片發給李某,后來又點燃了窗簾,仍發了照片給李某,但李某仍未表示回家。此后,小雨將掛在柜門上的毛巾點著,毛巾引燃后致火越燒越大。
是否構成放火罪
【法律解讀】
當事人已構成放火罪。但鑒于其能自動投案,歸案后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為自首,且積極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并取得了對方諒解,可酌情減輕處罰。
關于放火罪的相關說明
放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放火”是指行為人使用各種導火材料,點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種即可以引起火災的危險因素,引起公私財物的燃燒,制造火災的行為。放火既可以采用作為的方式實行,如用引燃物將目的物點燃,也可以采用不作為的方式實行,但不作為方式構成的放火罪,必須以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特定義務的人員為前提,也就是行為人對形成火災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且根據其主、客觀條件有能力履行這一義務而沒有履行,以致造成火災的。如負有防火義務的油庫安全員,發現油庫有著火的危險,能夠采取防火措施而不采取措施,導致了油庫火災發生,就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