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在發生事故時,交通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事故責任或者是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還駕車駛離現場,再或者是將傷者送到醫院之后就離開的,都算是交通事故逃逸。
以下情形也都屬于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逃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逃做出了規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您遇到以上的問題,想要為自己爭取權益會可以來律霸網找尋法律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