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審中的新證據的認定
根據《證據規定》的規定,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兩種:
1、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
2、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但2012年《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逾期證據予以放寬,不必然發生證據逾期的失權后果,其實質上是擴大了新證據的范圍。逾期的證據是否符合新的證據的條件,需經過人民法院審查,得出結論。
《證據規則》雖然沒有明確對逾期證據進行審查及有關程序上的要求,但審查的內容隱含在新的證據如何讓判斷的條文之中。二審程序中,逾期提供的證據理由能夠成立的,則轉化為二審新的證據。
二、二審中的新證據的審查
2001年《證據規則》對于逾期舉證采取了證據失權為原則的立場,只有在例外的情況下才不發生失權的后果。但在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的過程中,采取了“負擔額外的證明責任”,即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確有正當理由的,該證據作為失權后果的例外,允許提出,但當事人就逾期舉證的正當理由的存在負擔證明責任。新的司法解釋也貫徹這一思想,保障訴訟公平,規范訴訟秩序。
在二審中,對于新的證據的審查分主要是根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程程度,判定其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根據其過錯程度,適用不同的責任和后果。具體審查如下:
1、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原則上發生證據失權后果,但該證據涉及基本事實的證明的,不導致失權后果,但要訓誡、罰款。
2、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的。此類情形不發生證據失權后果,人民法院均應采納但應當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3、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均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相應損失的責任。對方當事人要求其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等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最新勞動仲裁時效是二年嗎
2021-03-21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