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作案有哪些情況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二十五條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本條規定的“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管轄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二、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多次作案的區別
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多次作案的區別主要就是概念不同
(一)流竄作案,指行為人在一段時間內先后在不同的地方作案。凡構成犯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屬于流竄犯罪分子:
1、跨市、縣管轄范圍連續作案的;
2、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省、市、縣繼續作案的。
(二)結伙作案指兩人以上,作案是做違法的事。用在法律上專指故意的那種。故是“兩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違法行為”
(三)多次作案,指在以前有過作案事件的情況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
(1)“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適用不同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0條的解釋“,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但在辦案實踐中,有許多作案次數為兩次或一次的也以“多次作案”為拘留延長理由,顯然是失當的。關于“結伙作案”的含義,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0條的規定,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2)“流竄作案”的適用存在泛化傾向,戶籍地對延長拘留期限有較大影響。
三、多次作案立案標準
(一)、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
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多次作案包括哪些情形”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的作案,多次作案的嫌疑人可先行拘留。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