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丟失槍支不報罪構成特征是怎樣的
(一)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對槍支的管理制度。丟失槍支不報,是嚴重違反法律規定、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二)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丟失槍支后不及時報告,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這里的丟失,既包括因行為人保管不善而遺失,也包括槍支被盜、被搶、被騙或其他喪失對槍支控制的情況。
(三)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
(四)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槍支丟失但不及時報如果不知道槍支丟失而沒有報告的,不構成本罪。行為人對于槍的丟失,可能是出于過失,但不及時報告,卻是出于故意。
二、丟失槍支不報的如何認定
1、到本罪的構成要件中,“嚴重后果”屬于客觀的超過要素,在主觀方面并不需要對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決定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行為是否達到應受刑罰懲罰程度的一個客觀要素。因此,將本罪認定為故意犯罪時,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的“嚴重后果”。可見,將丟失槍支不報罪認定為故意犯罪并不違反刑法關于認定罪過的基本規則。
2、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觀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對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的“嚴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而是對“槍支失控狀態”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因此,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大降低。這樣,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
3、認定本罪的罪過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認定的實際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很難想象對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的行為直接追究刑事責任。而當發生“嚴重后果”時,司法機關也很難考證行為人對“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因此,實際的情況是只要發生了“嚴重后果”,不管行為人的心理態度是希望、放任,還是輕信能夠避免,都認定為丟失槍支不報罪。因此,將“嚴重后果”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進而將本罪認定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實踐中認定本罪的實際情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丟失槍支不報罪構成特征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丟失槍擊不報罪構成特征有四個,包括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四個方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1-03-07拆遷維權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21婚前房屋在婚后拆遷補償房屋屬共同財產嗎
2020-12-21房屋拆遷簽了模擬拆遷合同半年了錢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0-12-08征地拆遷中的“違章建筑”如何補償
2021-01-05如果對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標準不服,政府還能強拆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