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公司的法律風險主要有哪些
(一)政策、法律風險
1、土地供給政策風險
我國在調控的情況之下,供給可能放得開一點,口子大一點,有時候口子小一點,在香港也出現由于土地供給的問題,使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土地是有限的,土地供給是制約房地產開發最大的政策風險。
2、開發建設政策風險
建設的程序、建設的運行、實施過程中,勘察、設計、監理各方面關系的組織、處理是否有問題,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都會影響到開發的效果。
3、交易與產權政策風險
4、價格政策風險
5、金融政策風險
6、住房分配和消費政策風險
作為一個開發企業,除了把自己內部的小環境做好以外,要考慮大的環境。有的開發商抱怨,保障房建多了,對他的房子就有影響。這個觀點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作為一個圍觀的企業,要考慮政府在這個地方要建多少套保障房,這個保障房是否建在你的邊上。
(二)縮短建設周期的法律風險
1、違反基本建設程序,未批先建或邊批邊建。
2、為盡快完成拆遷開工建設,對被拆遷人實行違規強制拆遷。
3、盲目加快工程施工進度,壓縮施工工期,不講究法定施工規程,工程施工圖紙未經審查即開始施工,邊施工邊設計等等。
(三)不合理節約開發成本的法律風險
1、迫使承建企業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
2、明示或暗示設計企業或者施工企業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質量。
3、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工程監理而不實行工程監理。
4、明示或暗示施工企業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
(四)違規建設、銷售的法律風險
1、違反規劃審批條件,擅自提高容積率或更改規劃設計,想方設法增加可供出售的建筑面積。
2、不滿足條件即開始實施預銷售,向購房人收取預訂款性質的費用。
3、一房多售等等。
(五)企業合同法律風險
企業合同法律風險指在合同簽訂、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及違約責任的確定過程中,企業因合同條款不利或者履行不力或者其他外部因素致其合同目的落空或者利益受損而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現代企業最終都需要通過合同的形式開展經管管理并獲得企業利潤,然而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生活或者某些組織個人的投機取巧、言而無信,訂立或者履行合同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利益受損甚至導致一個正常企業的破產或者解散。
以上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詳細解答。總而言之,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從而采取更加科學的辦法和技術加強監管,做好風險防控手段,盡最大可能減少風險發生率。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小區車位權屬問題的完整總結
2020-11-29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