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死刑的發展趨勢如何
(一)聯合國在全球限制和廢止死刑浪潮中的關鍵作用
從20世紀后半葉起,特別是近30年來,廢除死刑的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11年5月中旬,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已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這些最新的數字變化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即廢止死刑已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國際潮流和趨勢。在全球廢止死刑的進程中,國際組織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1、《世界人權宣言》———國際組織簽署的第一個全球性國際人權文件
《宣言》第3條規定了基本生命權:“人人有生命、自由和個人安全的權利。”盡管對生命權的規定并不完整,但《宣言》應被視為支持生命權的基本宣言。《宣言》的法律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后來據此制定的一些國際公約權利規則逐漸演變成國際習慣法,成為有約束力的合法的國際規則,可以說《宣言》是當代人權的基石。
2、《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限制死刑適用、有法律約束力的人權公約
1966年《權利公約》獲聯合國大會通過。至此,聯合國才真正為人權保護提供了有約束力的法律規范。《人權公約》對生命權作了界定,對死刑的適用作了限制。《權利公約》第6條再一次重申《宣言》規定的基本內涵———生命權,保護生命權免受任意剝奪,尋求限制繼續使用死刑的國家對死刑的適用,并鼓勵最終廢止死刑。《權利公約》規定,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判處死刑只能是作為對最嚴重的罪行的懲罰。
3、《旨在廢除死刑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任擇議定書》——第一個號召世界范圍全面廢除死刑的國際公約
1989年12月,希望全面廢除死刑的國家最后成功地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旨在廢除死刑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任擇議定書》。《第二議定書》是聯合國采取堅定立場建立國際標準,號召世界范圍內廢除死刑的結晶。聯合國安理會前南國際刑事法庭和盧旺達刑事法庭決定刑罰時,其審判自然受到《第二議定書》的影響,對被告排除了死刑的適用。
4、聯合國廢止死刑運動的最新發展
1984年12月,根據《人權公約》,聯合國通過了《關于保障面臨死刑的人的權利的措施》,規定對適用死刑的限制以及對面臨死刑的人的權利的保護。盡管當時聯合國沒有在世界范圍內廢除死刑的行動,但是《保障措施》向保留死刑的國家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國際組織承認,死刑是對人權的侵犯,需要予以規范和監控。
1997年4月3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通過具有重要意義的《聯合國關于死刑的決議》。為了全面廢除死刑,該決議號召,所有未廢除死刑的國家應考慮延緩死刑的執行,未廢除死刑的國家應進一步控制可適用死刑的犯罪數量,保留死刑的國家應及時公開死刑執行情況。
2010年11月11日,人權委員會第三次通過號召在世界范圍內中止死刑的決議,107個國家贊成、38個國家反對,36個國家棄權。這是繼2007年之后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三次表決中止世界范圍的死刑決議,與2008年的決議相比,該決議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持,確認了終止死刑適用的世界趨勢。
(二)歐洲在全球死刑廢止運動中扮演的先鋒者角色
1、《歐洲人權公約》
歐洲議會于1950年11月4日通過《歐洲人權公約》,當時歐洲議會20個成員國中有18個批準了《歐洲公約》。《歐洲公約》的起草者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草案為藍本,規定了生命權,人人的生命權受法律保護,但沒有專門對死刑作出規定。
2、《歐洲人權公約關于廢除死刑的議定書》
歐洲議會1982年通過《歐洲人權公約關于廢除死刑的第6議定書》,規定在和平時期廢除死刑;成員國可以對“戰期或受到戰爭積極威脅”的犯罪保留死刑。盡管希望加入議定書的成員國有可能作出對戰爭罪死刑的保留,但是,與其他國際公約相比,該議定書號召和平時全面廢除死刑在世界上還屬首次。
歐洲議會2002年通過《歐洲人權公約關于全面廢除死刑的第13議定書》歷史性地提出全面廢除死刑,包括戰爭時期或戰爭緊急威脅下廢除死刑;《第13議定書》與《第6議定書》相比,其最大的變化和魄力是禁止在任何情況下適用死刑。
(三)美洲國家組織對全球限制和廢止死刑運動所作的獨特貢獻
1、《美洲人權公約》
美洲國家組織是二戰后唯一的針對繼續適用死刑的現狀,努力建立死刑國際標準的國際組織。該組織于1969年通過《美洲人權公約》,公約第4條的標題即為“生命權”,特別提到死刑。該協議在死刑的適用上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在對政治或其他相關普止對不滿18周歲、已滿70周歲的人以及懷孕的婦女適用通犯罪適用死刑以及禁死刑等方面具有獨創性。
協議也是第一次對死刑的適用限制在“最嚴重的罪行”,《美洲人權公約》也將《人權公約》中的一些不明朗的問題予以明確化,如規定死刑“不應適用于其現在未適用的犯罪”,“在廢除死刑的國家不得重新引入死刑”等。
2、《美洲人權公約廢除死刑議定書》
1990年美洲國家組織大會通過了《美洲人權公約廢除死刑議定書》,允許成員國在戰爭時保留死刑,且僅限于極其嚴重的戰爭罪,但需成員國在批準或加入該議定書時作出保留。《美洲人權公約》任一締約國均可成為議定書的成員國(11個成員國)。
(四)非洲聯盟在全球死刑限制與廢止運動中的進步表現
1981年通過的《非洲人權憲章》沒有提到死刑,這與歐洲和美洲人權公約相比形成巨大反差。但和其他國際人權文件一樣,該憲章規定了生命權,保護生命不受非人道對待以及規定刑事訴訟中的程序保障。該《憲章》第4條規定,不得“任意”剝奪他人的生命。
2008年12月5日,即在聯合國大會人權委員會投票通過中止執行死刑的決議后的幾天,非洲人權委員會通過類似決議,號召非洲國家中止執行死刑。這是非洲國家向全面廢除死刑邁出的重要一步。據大赦國際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非洲人權憲章》成員國中廢除死刑的國家有27個。
(五)亞洲在廢除死刑道路上的艱難腳步
與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已經全部沒有死刑的歐洲相比,亞洲在廢除死刑的問題上依然整體處于落后的狀態,但死刑在這個地區的減少似乎正成為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使死刑由過去的一種常規性刑罰變成一種例外性的刑罰,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廢除死刑的路線圖是大體吻合的。
韓國至今已連續14年沒有執行過死刑,按照大赦國際“連續10年沒有執行過死刑就歸入事實上廢除死刑的國家”的標準,韓國現在已經被公認為事實上廢除死刑的國家。
印度作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我知道它在死刑適用上一直保持著比較低的比率,它在上個世紀80年代,大概平均每年執行死刑十幾例,到90年代降到平均每年不到10例。從2004年印度執行最后一例死刑以來,至2011年沒有再執行過死刑。
日本雖然還是一個死刑保留國,但它早已將死刑作為一種例外的刑罰措施來使用。
1994年年底,眼看泰國就要加入事實上廢除死刑的國家的行列(其上一次執行死刑是1986年),卻又恢復了執行死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當代國際死刑的發展趨勢如何”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到勞動局投訴有時效期限嗎
2021-03-09股權變更的相關流程
2021-03-13公司章程能否對召開股東會的通知方式進行規定
2020-11-10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