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社會對待死刑的態度和與死刑案件辯護
國際社會對待死刑的態度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廢除死刑的國際趨勢。二是國際人權方面犯罪嫌疑人方面的內容。
聯合國于1987年頒布生效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六條二款規定,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判除死刑只能是作為最嚴重罪行的懲罰。第四款同時規定,任何被判除死刑的人有權要求政治赦免或減刑。對于一切判處死刑的案件均的給予大赦、特赦或減刑。公約的上述內容,反映聯合國在20實際六、七十年代對死刑問題的態度:提倡廢除死刑。但在尚未廢除死刑的國家應該嚴格限制死刑,并從程序上給予嚴格控制。1984年的《關于保護面對死刑的人的權利的保護的保障措施》進一步明確了可以判處死刑的范圍,并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最嚴重罪行”界定為“不超出有可能或者其他及其嚴重的后果的故意犯罪”。同時,擴大了可以判處死刑但不可以執行死刑的范圍,還對程序執行等作了具體的規定。1989年《指在廢除死刑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任擇議書》明確指出,“廢除死刑有助于提高人的尊嚴和促進人權的可持續發展”,并要求在本議定書締約國內簽署范圍內,任何人不得被判處死刑。除此之外,一些區域性組織,非政府組織也有類似舉措,世界上不少國家也已經廢除死刑,我國是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國家之一。由于國情,我們短期內不可能廢除死刑,但我國刑法正朝著輕刑化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限制,減少死刑的適用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我國的死刑政策與死刑案件的辯護
死刑政策是國家為了預防犯罪,懲罰犯罪,保護社會秩序正常運轉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它雖然不是刑事法律,卻具有超越刑法規范的指導意義。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一般不影響定性,但可能影響量刑。辯護死刑案件必須始終掌握死刑的特點,結合我國的刑事政策為死刑進行辯護。我國長期的死刑政策有三點:第一、不廢除死刑,第二、堅持少殺,第三、防止錯殺。短期內與死刑聯系最為密切的刑事政策就是嚴打政策。嚴打雖然在不同時期對社會治安秩序起到積極作用,但也是對法治的一種破壞,刑辯律師在嚴打期間對死刑案件進行辯護,必須處理好這種關系。即要服從刑事政策,顧全大局,又不遷就超出刑罰規范的從重處罰,努力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適用調解嗎
2021-03-16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2021-02-27沒經過業主大會選舉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合法嗎
2020-11-20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以下沒有證件的房屋不是違建,別再被拆遷方忽悠了
2020-11-15拆遷安置房質量有問題,拆遷戶可以拒絕收房嗎
2020-12-28要拆遷的房屋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1-21陽西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8企業拆遷評估報告太低怎么辦
2021-01-27企業拆遷方面的法律規定究竟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