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最嚴厲的刑罰。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死刑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體現了人民法院通過極為嚴格、慎重的審理程序來防止錯判、錯殺冤案發生的決心,對于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利,切實保證案件審判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死刑二審案件基本上采取書面審理的方式,今后如何開庭審理,是人民法院當前審判方式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死刑二審案件開庭的程序設置原則
筆者認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刑事二審案件的特點,死刑二審案件開庭程序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參照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一審開庭程序的原則。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二審案件審判程序應參照一審程序的規定進行。故死刑二審開庭程序就是在一審程序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具體的訴訟階段根據二審的特點進行刪減、增添與變通后設立的。
二是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的原則。開庭審理的本質就是通過嚴格的程序來保障被告人權利的行使,從而使案件得到公正審理。死刑二審開庭程序設置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保障被告人訴訟權利的實現。
三是全面審理、突出重點、適當簡化、節約訴訟資源的原則。二審程序不是對一審程序的簡單重復,因而要根據案件審理的需要,在全面審理的基礎上,避免重復,程序上適當簡化,以期節約訴訟資源。
二、死刑二審庭審的基本構架和特點
刑事二審庭審的基本構架應遵循第一審庭審的規定來辦理,即首先由審判長查明被告人身份,告知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然后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庭審宣判。其中法庭調查又可分為訊問被告人、出示證據、質證、認證等階段,這些程序是法律對開庭審理案件程序的基本規定,一二審都應該遵守。
筆者認為,同一審庭審程序相比,二審庭審程序在設置上應有下列特點:
1.一審審判的基礎是公訴方向法庭提交的起訴書,而二審審判的基礎是一審刑事判決書認定的事實、證據、理由、判決結果,因而一審庭審法庭調查開始由公訴方宣讀起訴書,二審庭審由法庭向雙方宣讀一審刑事判決書。
2.一二審檢察機關職責不同。一審參加庭審的檢察員其主要職責是以國家代表的身份向法庭控告被告方,并就控告的事實提供證據,參加辯論,故其身份是公訴人,而二審參加庭審檢察人員的職責既有支持一審時下級檢察院指控被法院采納的判決內容,又有對一審刑事判決書作出評判,提出抗訴或糾正意見。
3.庭審的內容有差異。一審中控辯雙方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法律適用等問題要向法庭全面舉證,就證據的關聯性、證明力向法庭加以說明,并與辯方質證,還要就案件適用法律向法庭提出建議。而二審庭審則是采取全面審理與重點審理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二審法院應就第一審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控訴范圍的限制。全面審查不僅是訴訟法的要求,亦是審判死刑案件的需要。實踐中,常有被告人囿于文化水平、認知程度、環境及其他原因,未提出上訴,但確有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實、證據、情節存在,法院只有通過全面審查才能發現。二審庭審中,全面審理設置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宣讀一審刑事判決書并征詢控辯雙方對一審認定事實、證據、適用法律的意見;
(2)對沒有爭議的部分,合議庭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經過審查,也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可予以確認。對有爭議的事實重點審理。
4.二審庭審的重點是檢察機關抗訴或被告人上訴的意見,及法庭認為應重點審理的部分。這是死刑二審案件庭審設置中最重要的環節。在程序設置上,宣讀完一審刑事判決書后,審判長應征詢控辯雙方的意見,讓控辯雙方分別陳述抗訴、上訴意見,查明雙方爭議的焦點。訊問被告人前,審判長就應向控辯雙方提示庭審調查的重點。這個重點包括:雙方爭議的焦點和對雙方雖沒有爭議但法庭認為尚需進一步調查核實的事實、證據。庭審調查、辯論應圍繞有爭議的事實、證據進行,對雙方沒有爭議合議庭認為可以確認的事實進行簡化審理。對把法庭認為應重點審理的部分設置進去,體現了二審全面審查的精神。審判實踐中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控辯雙方對案件事實、證據、定罪量刑情節均沒有異議,但經法庭調查確有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事實情節存在。
5.一二審在庭審舉證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法庭調查是庭審的核心,而出示證據、質證、認證又是法庭調查的主要部分。一審法庭調查的主要特點是圍繞起訴書指控的事實全面舉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證明對象的全面性,即證明對象包括所有案件事實,從被告人身份情況、破案經過、案件事實到定罪量刑所有情節如自首、立功、累犯等都在需要證明之列。二是舉證的全面性,即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所有證據都應向法庭出示并進行質證、認證。所有能證明案件事實的證人、鑒定人都應該向法庭陳述自己的證言、鑒定理由并接受控辯雙方的詢問,所有物證、書證、音像證據都應向法庭出示,并就證據來源的合法性、關聯性、證明力做出說明。而二審法庭調查最大特點是控辯雙方圍繞抗訴、上訴中雙方爭議事實及法庭認定應審理的部分進行,舉證亦緊緊圍繞有爭議的事實進行。對經過一審質證、認證的事實、證據,控辯雙方沒有異議的不再出示,證人、鑒定人亦不再出庭,而有異議的書證、物證在二審庭審中必須接受法庭調查,證人、鑒定人也應出庭作證。
6.庭審中法庭調查、辯論的順序上存在差異。法庭在設置中,一審開庭審理案件,公訴人是庭審的發起者,遵循控方——被告人——辯方的順序進行交叉詢問、出示證據、辯論,二審抗訴或既抗訴又上訴的案件調查、辯論的順序與一審相同,而上訴案件由于案件的發起者是被告人,因而調查、詢問、辯論的順序則一般由被告人——辯方——控方順序進行。鑒于證明犯罪的責任是控方,筆者認為出示證據的責任仍然是出庭檢察員的職責。
死刑二審案件庭審程序的設置是人民法院審判方式改革中正在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應該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框架下、在充分保障被告人權利的前提下嚴格的進行,對法律規定的基本程序不得隨意刪減,但對法庭調查、辯論的內容可以結合死刑二審的特點,在確保查明事實、準確適用法律條件下進行簡化或進行重新設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