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可免除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1、依據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死刑的
2、具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被從輕、減輕處理的。
犯罪分子在有某些法律規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的時候,可以給犯罪分子略輕一格的處罰。如本來應該判處死刑的,但因要從輕處罰,就輕一格,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這樣就可以免于一死。
還有正當防衛,也屬于此類情況,但正當防衛的認定,界限至今不是很清楚。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適用死刑。又聾又啞的人,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同樣是不判處死刑。《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4、有立功表現的犯人,也可以免除死刑。
依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有的犯罪分子,在被關押后,至臨刑前,可以通過檢舉他人犯罪事實,達到立功表現,以減輕對自己的刑罰處罰。
但需要注意,這種檢舉必須及早檢舉,因為需要公安機關一定的時間進行落實,只有在屬實的情況下,才起作用。如果在檢舉后、臨刑前,公安機關對檢舉行為還沒有落實的話,就不起作用了。
5、在受害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可以減輕被告人的過錯和罪責。
上文具體介紹了什么情況可以免除死刑。相信大家大概知道在故意殺人的犯罪情節比較嚴重時,一定會對犯罪分子處以死刑。但有些情況,對犯罪分子是可以免除死刑。刑事責任可以免除死刑,但民事賠償責任是不能免除的,就造成的損害,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賠償。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