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條【管制刑期的計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相關規定
《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規定》(1995年2月21日)
第二條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由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負責組織實施。
第三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進行監督管理,必須落實監督管理責任制,依法管理、文明管理。
第四條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法院對罪犯作出的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判決、裁定、決定或者監獄管理機關對罪犯批準保外就醫的決定后,應當及時組成監督考察小組,建立被監督管理罪犯檔案,并制定和落實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
第五條經公安機關批準,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罪犯遷居時,原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向遷入地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介紹罪犯的情況,移送監督考察檔案。
第六條公安機關應當向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及時通報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情況。
第七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工作,接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第八條對被判處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應當指定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具體負責監督考察,罪犯居住地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
第九條負責監督考察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罪犯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向罪犯及其原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某犯罪事實、被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以及罪犯在執行期間必須遵守的規定。
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向被判處管制的罪犯宣布,在服刑期間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安部制定的有關規定;
(二)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工作;
(三)定期向監督考察小組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遷居或者離開所居住區域時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
(五)遵守公安機關制定的具體監督管理措施。
第十一條被管制的罪犯需要離開所居住區域的。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取得外出證明。到達和離開目的地時,必須向當地公安派出所報告,并由目的地公安派出所在外出證明上注明往返時間及表現情況。返回執行地時,必須立即報告并將證明交回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狗咬到人賠多少錢
2021-03-08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涉外離婚時房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1-01-06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