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人致死怎么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二、打架傷人是故意傷害嗎
打架致他人輕傷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
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
(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論處。
2、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于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于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準,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的規定為準。
3、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4、對于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故意傷害他人致人死亡的屬于其中比較嚴重的情況,此時按照規定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時,要對死者家屬做出一定的民事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土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3-15陽江江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7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門面拆遷租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拆遷安置房產證的日期是怎么算的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