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期徒刑能緩刑嗎
無期徒刑不能緩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才可能判緩。
根據我國《刑法》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
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
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