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犯罪不需要進監獄嗎
犯罪嫌疑人年齡達到七十歲的,依據刑法的規定,不能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處罰,要達到七十五周歲才能減輕或者免于刑事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影響刑事責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刑事責任年齡。對刑事責任年齡作了如下規定:(1)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刑法理論稱之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即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刑法所規定的年齡是指實足年齡,而不是指虛歲。實足年齡以日計算,并且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
二是對于無責任能力的判斷,應同時采用醫學標準與心理學標準。即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前者由精神病醫學專家鑒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員判斷。
三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行為的時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認控制能力,就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反之,如果實施行為的時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該行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負刑事責任
四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五是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六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70歲犯罪不需要進監獄嗎”問題進行的解答,犯罪嫌疑人年齡達到七十歲的,依據刑法的規定,不能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處罰,要達到七十五周歲才能減輕或者免于刑事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拆遷詳細流程是什么
2020-11-15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