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被拘留后的權利有哪些
公民被拘留或被逮捕后,仍然享有法律賦予的一定的權利,以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首先,公民被拘留或被逮捕后,其正當的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不得對其打罵、虐待、侮辱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其人身權利,不得對其進行刑訊逼供。
公民被逮捕或者拘留后,有權要求司法機關在24小時以內安排訊問;在訊問時有權為自己作無罪的辯護;有權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權對訊問筆錄提出補充或改正;有權要求司法機關將逮捕或拘留的原因及其羈押的處所通知自己的家屬或所在單位;對于超過法定期限的強制措施有權向司法機關提出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公民對人民法院的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因治安管理受到拘留處罰的公民,不服公安機關裁決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若對申訴不服,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1、拘留的決定
公安機關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辦單位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然后由提請批準拘留的單位負責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案件,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決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拘留的決定書送。
2、拘留的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必須出示拘留證,并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名、按指印。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執行人員有權使用強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決定拘留的機關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3、拘留的期限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根據以上規定,一般而言,公安機關對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長拘留期限是37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公民被拘留后的權利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公民被拘留后的權利包括正當的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有權為自己作無罪的辯護、可以申請復議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用他人攝影照片屬于侵權嗎
2021-03-26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