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在某餐廳與朋友聚餐,當大家有說有笑時,七八個人突然闖進包廂,并相互毆打。混戰中,李某也遭到襲擊,一只眼睛被擊傷。經治療,李某眼損傷嚴重,法醫鑒定為盲目,屬重傷。事發當天,李某到當地派出所報了案,隨后又把餐廳推上了被告席。法院受理此案并進行了審理。
在審理過程中,餐廳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對提供的服務行為直接造成消費者的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才承擔責任。李某被毆打致傷造成的損失應由侵權者承擔。餐廳經營者并非侵權人,對李某身體遭受不明身份人的侵權致傷沒有法定和約定的賠償義務,而且餐廳經營者事前不可能預見餐廳發生客人相互打斗闖進包廂事件,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請求法院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由于此事件發生在自己的餐廳,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而李某認為,餐廳應提供安全的就餐環境給消費者,但由于經營不善,沒有保安措施,他人隨意進入餐廳打斗,造成其傷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餐廳應對其賠償25萬元。法院對此案進行了調解。
律師觀點:
這是一起消費者狀告提供服務的經營者不履行保護顧客人身安全義務,致使其受到傷害而要求經營者給予賠償的案件。在本案中,李某與餐廳形成了一種消費服務合同關系,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經營場所因第三人侵權造成損害后果的責任承擔方面,并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那么李某是否能得到25萬元全額賠償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之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由此可見,本案責任的認定關鍵是看保障義務人餐廳是否存在過錯。如果餐廳在事件發生后,采取了合理措施,盡到了合理的謹慎注意義務,如告訴消費者李某等人小心防范或撥打“110”、“120”等補救措施,那么餐廳就不存在過錯,就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餐廳沒有盡到合理的謹慎注意義務,那么餐廳也是只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李某也不能得到全額25萬元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拆遷安置房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12常州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