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債務的履行只負補充責任。也就是說只有在債務人完全不能或部分不能履行其債務時,保證人才就被保證債務的履行承擔保證責任。而對于連帶責任保證,根據《擔保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是指對保證債務的履行由保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對被保證債務的履行,保證人與債務人處于同樣的法律地位而無先后之分。債務履行期到來后,債權人既可請求債務人履行,也可請求保證人履行,或者請求保證人和債務人共同履行。由于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對擔保責任的承擔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故法院據此作出責令自來水公司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的民事判決是具有法律依據的。
對于自來水公司認為其擔保合同應為無效的抗辯理由,筆者認為是不能成立的。其原因在于,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保證人必須是法律允許的具有合法主體資格的民事主體。法律禁止國家機關和公益事業單位為他人提供擔保。我國《擔保法》第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同條還規定:“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法律作此限定的理由主要有三:第一,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其行為內容具有特定性,通常不包含有從事經營活動的內容。第二,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沒有其他的利益獲取渠道,故這些單位不具有承擔擔保責任的經濟條件。第三,作為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條件通常是要求被擔保人必須作相應的對等給付,例如向擔保人提供反擔保、或向擔保人支付一定的費用。而對于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而言,它們既不能通過提供擔保而收取費用,也不能享受反擔保的利益,具有利益提供的單向性,這與商品經濟的等價有償等基本原則相違背。由于自來水公司并不屬于上述公益事業單位,而是屬于領取了企業法人執照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因此即使其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性質亦不能以此作為認定擔保合同無效和免除承擔擔保責任的依據。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如果其事實上從事了以營利為目的的事業,同樣不能免除其對外應當承擔的擔保責任。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十六條作了如下除外規定:“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這一規定的立法理由在于:既然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了經營活動,并可能從經營活動中獲得利益,根據風險與利益相一致的原則,它當然應當對經營中的風險承擔責任。另外,從保護善意第三人出發,只有在確立保證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對被擔保人才具有公平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