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費者在給權過程中,往往只對產品的質量問題進行投訴,而放棄了許多受到侵害而應當提出索賠的權利。一、延時服務可以索賠一般消費者都知道,接受了一個部門或其他類似的服務,延時不付費時會被強行收取滯納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費,卻沒有按時得到應得的服務,可以得到損失賠償。
對延時服務的索賠可分為兩種:一是事后索賠;一是事中索賠。前者較易,但由于服務已過,可能造成消費者收集證據的困難;后者較難,但通常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耽誤使用可以索賠 買了不合格的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延誤使用的損失,也常常被消費者所忽視。我國一些省市對消費者的這一權益給予了明確的認可,從而使消費者可以據此進行索賠。 三、免費贈品也可索賠 買一贈一之類的行為不是民法上純粹的無償贈予,而是一種有償的要約行為。消費者按要求購物,實際上就與商家達成了“買一贈一”的合同, 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義務提供贈品。這些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是合格的產品,而不能欺騙消費者。 四、精神損失可索賠按照現有的慣例和法規,消費者在遭受侵權后,能得到的賠償僅僅是依照商品與服務價格以及相關內容計算的經濟損失。事實上,在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整個過程中,實際損失與經濟損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還包含著消費者為投訴所耗費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還可能遭受到人格尊嚴的傷害,即精神損失。 每當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廣大消費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訴消協都予以受理,因為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規定》,各級消協不受理如下投訴: 1、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2、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3、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和保證期而產生的糾紛; 4、商品標明是處理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7、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停、霸占車位,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有何法律規定
2020-12-19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