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合同無效或撤銷后,“返還財產應適用恢復原狀的原則”。通過返還財產,當事人應當將財產關系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而訂約前的狀態與現有狀態之間的差距應是衡量返還義務人返還義務的標準。而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訂約費用——二是履行的費用——三是合理的間接損失。”“根據許多大陸法國家的民法規定,信賴利益的賠償原則上不能超出履行利益”即所謂“信賴人對于信其法律行為有效而受損害之賠償額,不得超過信賴人因法律行為有效時所可得利益之謂也。”
《消法》的規定事實上突破了這一公認原則,其依據何在?這是因為,從社會現實來講,消費者是毫無疑問的弱者。對于弱者提供較強的保護,而對于強者賦予更多法律上的負擔完全符合民法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梁*星先生認為,“消費者在交易市場上系以各自獨立之姿態從事交易,其經濟上之力量極為薄弱,而與作為生產者、經營者的大公司、大企業之經濟力恰成——強弱懸殊的對比,于是造成交易能力之不平衡。”“消費者純為滿足生活上的需要而購買商品,所購買商品的范圍又極廣泛,而廠商仍以營利為目的專營特定商品,因此兩者有關商品知識差異很大,——致使消費者對于商品已幾近乎無知的狀態,——形成對廠商的全面依賴。”“——(消費者)向來缺乏組織,不能籍團體力量以與廠商之組織體對抗,以至淪為經濟上的從屬者,任由廠商剝削。”
消費者基于其事實上的弱者地位而取得的權利,有人稱之為消費者權。那么,這種權利的性質怎樣呢?它還是不是傳統民事權利呢?梁*星先生還認為,古典債法上的違約行為或侵權行為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仍是基于“經濟人對經濟人的平等關系”上權利,而消費者權利所由產生的關系,即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在實質上是不平等的關系,“是強者對弱者的關系。”——消費者權正是以這種不平等關系為基礎,“其目的主在于對消費者之弱者地位予以補救。”日本學者**良雄指出,消費者權利,與其說是權利,莫如說是,作為弱者的消費者的失地收復的手段。
事實上,消費者權利仍然是民法上的請求權,權利的性質并沒有發生變化。是古典債法中的權利發生了適應今天生活實踐的變化,首先,消費者與生產者、經營者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并沒有改變,在自由竟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仍然存在合同法意義上的訂約自由。由于合同的效力來源于當事人的合意,因此,當事人的權利仍然是合同權利。只是由于作為消費者的一方的意思表示行為在科技、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局限,因此,造成合同效力的天然缺陷,可以說,合同效力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有限性,因此需要通過特別法采取特別手段對消費者加以特別保護。
隨著科技發展,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作為“平等主體”的生產者、經營者本身也存在上述合同效力有限性問題,其對自身經營的產品也存在“知情權問題”,因此,消費者權的一些原則,如對欺詐行為的雙倍賠償原則也會隨著社會發展而膨脹至適用于生產經營領域,最終會成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從立法例來看,我國的《消法》適用于農民購買用于生產的農資就是某種體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