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xiàn)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者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第四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資做生意的兩人合伙合同怎么寫
2020-12-27社區(qū)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zhí)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2021-01-19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競業(yè)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轉包合同協(xié)議
2021-01-12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影響房屋拆遷補償?shù)倪@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2020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變化
2021-01-11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