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如何法律保護
(一)立法保護
1、確立公民個人信息權。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權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款加以保護,只是在憲法民法中以及其它法律中以人格尊嚴、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形式予以間接保護,使個人信息權權利歸屬不明確,大量的個人信息侵權行為得不到法律救濟,這不僅削弱了對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也影響了其它法律法規對個人信息權的規定。因此應首先在民法中確立個人信息權,為其它法律提供保護的基礎。
2、出臺專項立法。建立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不僅需要有未來的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定作指導,而且還需要專項立法對個人信息權予以細致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的出臺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但由于此部法律牽涉的問題太多,出臺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3、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立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增加經營者保護消費者信息資料的義務。在《消法》第十六條至第二十五條經營者義務中,增加經營者保護消費者信息資料的義務,經營者對于在經營活動中知悉的消費者的信息資料,應當采取嚴密的保護措施,非經消費者許可或依法律規定,不得泄露。
(二)行業自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重點還應在于對商家的監控
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是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基于合同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而產生的私權利,其實現有賴于商家履行保護用戶信息的義務。因此,應支持行業協會、企業和個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舉措,對商家違法披露和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予以批評、披露、舉報給執法機構后給予商家處罰,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三)消費者自我保護公民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在被要求填寫個人資料時應問明這些個人資料的用途及使用后的處理情況,并且注意避免泄露私人資料,如必須填寫,則要求對方提供保密承諾。不參加需要提供個人資料的商場促銷活動或調查;不在網上隨意公開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如何法律保護”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訴訟技巧有哪些
2021-02-21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