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過程中強制交易行為有哪些
強制交易是指強制或者限制他人交易的行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出了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包括強制交易行為。強制交易行為是對正常社會競爭的損害,是對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損害。它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則。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強制交易可分為以下三類:
1、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
2、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同時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
3、經營者銷售商品,違背購買者的意圖,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或者消費者完全可以拒絕與之交易。用戶和消費者對于與誰交易具有選擇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能強制交易,不能剝奪用戶和消費者的交易選擇權。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和消費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由有關機關來處理。如果是消費者,還可以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反映情況,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于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強制交易行為,可以到其上級機關進行反映舉報,由其上級進行處理。由于強制交易受到損害的用戶、消費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強制交易的主體賠償損失。
強制交易行為的民事責任是怎樣的
強制交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屬于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排擠其他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強制交易通常為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如通訊、公共交通、電力、自來水等公用企業實施的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公用企業依照政府的指定從事獨占地位的行業,其他經營者無法與其公開競爭。但是這些企業如果利用法律賦予的特殊地位,限定他人購買指定經營者的商品則屬于強制交易的違法行為。強制交易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上述案例A市電訊局的行為屬于一種限定他人之間進行交易的行為。此外還有強迫他人與自己交易;強迫他人不予自己競爭對手交易;強制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或其制定經營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對不接收其不合理條件的用戶、消費者拒絕、中斷或消減供應相關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等等。
消費過程中有哪些強制交易行為?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如果遇到了這些強制交易的行為,建議消費者必須要懂得善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消費者遇到了強制交易行為要給自己進行維權,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應該要積極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爺爺坐過牢影響孫子嗎
2020-11-28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