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答:
網上或電視上購物30天內可無償退貨,金融消費應該納入《消法》范圍,大宗商品消費者應當享受后悔權。已頒布16年的《消法》,在去年進行過一次修改后,目前再次進入修改程序。現在的《消法》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修改后有什么重要意義
A.金融理財納入《消法》保護
真實遭遇
買了那名客戶經理口頭承諾的一款“幾乎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李女士賬戶中的資產不斷縮水,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賬戶里的資產只剩下三分之一。李女士找銀行理論,但銀行拿出了當初的購買合同,對李女士的損失概不負責。
修改內容解讀
“現行《消法》中對于什么是消費者、消費品,以及相對應的經營者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因此,消費者購買像金融這樣比較特殊的產品和服務,就很難得到《消法》的保護。隨著金融消費的普及,金融機構服務糾紛屢見不鮮。如何保護這部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把金融理財納入《消法》調整范圍之內,無論是買股票還是投資債券等金融產品,出現糾紛時要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發現欺詐行為,更可以獲得現行《消法》規定的雙倍賠償。”劉亞兵說道。
消費者需增強合同法律意識,不論遇上哪類金融理財產品,都不能僅憑一面之詞就輕易簽字。李乾應談道,面對讓人動心的口頭承諾要冷靜,簽字前可以請業務員在合同文本中明確指出相應的書面條款,并重點了解責任免除、保障范圍、繳費年限、保險期限等內容。
B.“非現場”購物30日內退貨
真實遭遇
消費者張小姐通過某購物網站購買了一款促銷手機,結果手機用了不到兩個月就頻頻出現故障。張小姐多次打電話過去,要求給自己一個說法,但是對方一再搪塞。張小姐找到當地消協要求維權,因為是網絡購買沒有購物憑證,消協也沒有辦法解決。張小姐十分無奈,只能自認倒霉。
修改內容解讀
劉亞兵表示,《消法》的修訂中應該對網絡或電視購物做出規定,消費者有權在收到商品后30日內退回商品,并不承擔任何費用。消費者在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時,不能與商家面對面交易,也很難掌握商品的全面信息和商家的真實性。遇到商家夸大商品效能時,消費者往往無法辨別其真偽,也是產生糾紛的重要原因。收到商品30天內可以退貨,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地消費。
李乾應表示,電視購物和網上購物與現實交易不同,網絡交易是虛擬的,判斷身份的一致性成為難點。網絡購物是個新興產物,網購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在網絡購物時被騙,存在取證困難維權艱難的問題,為了保障更多消費者的權益,《消法》修訂應該將此納入其中。
C.“消費隱私權”首次被提及
真實遭遇
“我感覺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隱私可言。”在一家醫院工作的劉先生因為車險快到期了,僅一周之內就接到了不下5個推銷電話。
劉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推薦電話除了成都本地外,還有上海甚至北京的,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些人幾乎都能夠準確地說出他的車險保單號碼和保單到期時間,就連他的購車時間、車型和購車地點都了如指掌。這讓劉先生嚇出一身冷汗:這么隱私的資料,為何一個陌生人掌握得如此清楚
修改內容解讀
“不能否認的是,一些受利益驅使者肆無忌憚地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出賣給商家,已經嚴重擾亂了消費者的正常生活。”劉亞兵表示,如今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諸多領域都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信息泄露,都會讓消費者惹上麻煩。
而目前,我國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仍未完善,實施十多年的《消法》中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還沒有相關的規定,因此新《消法》及時加入對隱私信息的保護十分必要。
D.“雙倍賠償”增為“多倍賠償”
真實遭遇
消費者陳女士,在某商場購買了一袋早餐包,回家以后,打開一看才發現該面包已經發霉變質。“幸好是大人,要是小孩吃到以后,吃壞了肚子怎么辦”陳女士找到該商場,商場以雙倍價格對陳女士進行了賠償。
修改內容解讀
在新《消法》的修訂中,應該將原“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修改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欺詐、脅迫或者強制交易等行為的,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經營者
要求支付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多倍以內的賠償金”。“在解決糾紛過程中,‘多倍賠償’為消費者爭取到了‘懲罰性’賠償份額。加大賠償力度同時也是對商家行為的一種震懾。比如說有些制假售價的商家,發現以后,只是雙倍的賠償,這對他們來說力度太小了,懲罰的力度遠不及他們所得到的非法利潤,根本起不了懲戒的作用。懲罰以后他們又繼續制假售假,如果加大懲罰力度,這對他們的行為是一種威懾,其目的是讓他們不敢再制假售假。”劉亞兵說道。
E.大宗商品增加后悔權
真實遭遇
消費者張先生去年看中了成都郊區的一樓盤,沖動之下便交納了兩萬元的訂金。待交房時,張先生突然發現該樓盤并沒有當時售樓小姐說的那么好,而且戶型也太合理。于是,張先生提出退還訂金,開發商拒絕退還訂金。
修改內容解讀
劉亞兵認為,建立冷靜期制度,也就是建立后悔權制度。后悔權制度原則上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在合理期內無條件退貨,但并非所有領域都適用后悔權。由于消費者和商家在對產品相關信息的了解上不對等,商品的更多信息只能待消費者購買且使用之后才能獲悉,因此建立冷靜期制度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但該權限如果不恰當地提出,會造成交易混亂,因此有必要立法予以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戶口已經轉出能否獲得林地補償呢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