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欺詐的特點是怎樣的
1、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不能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降價前交易票據的行為。依據有關規定,“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一次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價格,但是一些商家在開展打折、特賣等優惠活動中,常常以供應商提供的建議零售價、以前首次降價時的原價等作為本次降價銷售商品的原價或者任意亂標原價。
2、虛夸標價——在開展促銷活動時標示的市場最低價、特價等價格標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如商家在其經營場所以“全市最低價”、“所有商品價格低于同行”等文字進行價格宣傳,而實際其商品價格高于其他商家,誤導消費者購買。
3、以價外贈券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如實標示參加贈券銷售商品的范圍、贈券價值、贈券的計算辦法、使用范圍和期限、價格附加條件等相關內容的行為。
4、模糊贈售——以價外饋贈物品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品名、價格和數量等相關內容的行為。
5、以積分返利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如實標示積分辦法、返利數額等相關內容的行為。
6、以有獎促銷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如實標示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獎品的名稱和數量等相關內容的行為。
7、虛假降價或折扣——虛假降價指經營者利用消費者尋求低價的一般購物心理,謊稱降價而實際上沒有降價的行為。
價格欺詐的內涵
價格欺詐,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它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以價格手段進行的欺詐,并不是依賴于價格本身,而是以價格為基本手段,對與價格有關的質量、數量、技術標準、售后服務等真實情況進行隱瞞或者捏造,使交易對方產生誤解與之進行交易。如果把價格從整個交易過程中剝離出來,價格不能單獨地構成欺詐行為,但是,當在交易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與價格相關的欺騙性的表示以后,價格的構成發生了變化,因此價格欺詐不因價格的升降而產生,卻因價格的相對升降而結束,即同樣價格提供的服務量或者質量減少了,或者提供同樣服務量或者質量時,被欺詐人要付出更高的價格。
價格欺詐是經營者為了提高收益而使用的手段,消費者一定要學會辨別。經營者會以積分返利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如實標示積分辦法、返利數額等相關內容的行為來進行價格詐騙。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合同糾紛的十大處理規則
2021-02-20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