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后監護責任如何分擔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父母離婚后并不影響其監護關系的成立。但他們之間的責任并不是一種平行責任,而是一種補充性賠償責任,是有先后之分的:
一、由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獨立承擔責任。
二、只有在前者不能獨立承擔責任的情況下,另一方才與其共同分擔。
法定監護人也就是由法律直接規定而設立的監護人。民法通則第16、17條分別對未成年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作了規定。
對于未成年人,父母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的,父母雙方對子女的監護權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子女關系的依法終止、或監護權被依法剝奪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剝奪和限制。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均已喪失監護能力的,《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由以下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沒有上述監護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以下人員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指定監護人,就是當法定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法定機關依法指定的監護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對監護有爭議時,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指定,對精神病人由精神病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人的范圍一般有近親屬以及其它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是組織,以及自己的配偶等等,根據相應的情況進行決定。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房產典當
2021-03-14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