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侵權責任的規(guī)則究竟應當如何規(guī)定,是制定《侵權責任法》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對此,學者和司法機關的意見并不完全一致。今年9月24日至27日,大陸立法機關組織部分民法專家和民事法官對《侵權責任法》起草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如何規(guī)定共同侵權責任問題。我結合這次討論的基本情況,就以下五個基本問題,分析不同意見,提出我的看法。
一、關于如何共同侵權行為本質(zhì)屬性的問題
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屬性究竟是什么,是規(guī)定共同侵權責任中爭論最大的問題。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特征,學說有意思聯(lián)絡說、共同過錯說、共同行為說、關連共同說等多種立場。意思聯(lián)絡說認為,共同加害人之間必須有意思聯(lián)絡始能構成。意思聯(lián)絡即共同故意,它使主體的意志統(tǒng)一為共同意志,使主體的行為統(tǒng)一為共同的行為。反之,如無主體間的意思聯(lián)絡,則各人的行為無法統(tǒng)一起來,因而也不構成共同侵權行為。共同過錯說認為,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特征在于數(shù)個行為人對損害結果具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因而共同加害人應當共同承擔責任。共同行為說認為,共同行為是共同加害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基礎,共同損害結果的發(fā)生,總是同共同加害行為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關連共同說認為,共同侵權行為以各個侵權行為所引起的結果,有客觀的關連共同為已足,各行為人間不必有意思聯(lián)絡。數(shù)人為侵權行為的時間或地點,雖無須為統(tǒng)一,但損害則必須不可分離,始成立關連共同。
上述各種主張可分為兩種基本觀點:前兩種認為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在于主觀方面,后兩種認為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為客觀方面。在我國大陸侵權法的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中一直采納共同過錯說,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在承認主觀主義立場的同時,也承認了客觀主義立場,將二人以上既沒有共同故意也沒有共同過失但行為直接結合造成同一個損害結果的,也認為是共同侵權行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的立法中,立法機關仍然采取《民法通則》第130條規(guī)定的內(nèi)容,即: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立法機關的傾向性意見是,上述條文的內(nèi)容,就是包括主觀的共同侵權和客觀的共同侵權,并不是只有共同過錯的共同侵權,共同的行為造成一個結果,原因行為和損害結果不可分的,同樣可以認定為共同侵權行為,同樣要承擔連帶責任。以王利明教授為代表的學者反對這樣規(guī)定,認為共同侵權的本質(zhì)特征應當是主觀標準,只有具備共同過錯要件才能構成共同侵權行為。多數(shù)學者的意見認為,將共同侵權行為適當擴大,對保護受害人的利益是有益的,因此,共同侵權行為的本質(zhì)特征可以適當向客觀標準擴大,因此,可以采用這樣的條文內(nèi)容,并加以適當?shù)慕忉尅?/p>
從侵權法的歷史發(fā)展觀察,共同侵權責任是不斷發(fā)展的。在羅馬法的私犯制度中,存在共同侵權行為的簡略規(guī)定,甚至對一些教唆、幫助行為也有規(guī)定。《法學總論--法學階梯》規(guī)定:不僅可以對實施侵害的人,例如毆打者提起侵害之訴,而且可對惡意慫恿或唆使打人嘴巴的人提起侵害之訴。”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由家畜造成的損害,如果由數(shù)個家畜致害,則數(shù)個家畜的所有主負連帶責任。《法國民法典》對于共同侵權行為沒有做具體規(guī)定,在實踐中,法國法院采用共同責任人或者共同債務人的概念,確定共同侵權行為的整體債務,并規(guī)定共同債務人之間的求償權。《德國民法典》第830條規(guī)定了共同侵權行為以及共同危險行為,第840條規(guī)定共同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德國法的這種立法對于后世的侵權法立法具有極大的影響。英美法系國家侵權行為法認為,各自獨立的行為結合在一起而造成他人損害,從而對受害人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是共同侵權人。共同侵權人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向被害人支付賠償金;已支付賠償金的共同侵權人有權向其他未支付賠償金的共同侵權人索取補償。《美國侵權行為法重述(第二次)》第875條規(guī)定:兩人或多人之每一人的侵權行為系受侵害人之單一且不可分之法律原因者,每一人均須對受害人就全部傷害負責任。”此外,對于就他人之侵權行為致第三人受傷害,如符合下列規(guī)定情形之一者,行為人亦應負責任:(1)行為人與該他人共同作侵權行為或與該他人為達成共同計劃而作侵權行為;或(2)行為人知悉該他人之行為構成責任之違反,而給予重大之協(xié)助或鼓勵該他人之作如此行為;或(3)行為人于該他人之達成侵權行為結果,給予重大協(xié)助,且行為人之行為單獨考慮時,構成對第三人責任之違反”,均為共同行為之人。在上述共同侵權行為中,原告得選擇侵權行為人中之一人或全體對其提起損害賠償之訴,亦得分別起訴。不僅如此,英美法也承認共同危險行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上訴法院1980年審理的辛德爾訴阿伯特制藥廠案(SindellV.AbbortLaboratories),由于不能確認當時生產(chǎn)乙烯雌粉的5家主要制藥廠是誰制造的該藥致辛德爾患乳腺癌,故判決該5家制藥廠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醫(y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協(xié)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需要設立監(jiān)事會嗎
2021-01-16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學生在學校發(fā)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被惡意調(diào)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