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法》主要有以下八大特點:
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新《消法》第23條增加了一款作為第3款,“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p>
【解讀】“誰主張,誰舉證”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證據規則。消費者要想證明某個商品是否存在瑕疵就必須拿出證據來,但因為不掌握相關技術等信息,消費者舉證住往非常困難。此次《消法》修改,將消費者“拿證據維權”轉換為經營者“自證清白”,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確解了消費者舉證難問題。
【提醒】該規則僅適用于機動車等耐用品和裝飾裝修等服務,且僅限于購買或者接受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超過六個月后,不再適用。
二、賦予消費者七日的反悔權。
新《消法》第25條第1款、第2款為新增法條,“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p>
【解讀】近幾年,網絡等遠程購物方式逐漸成為人們購物的主流方式之一。遠程購物的“非現場性”導致消費者和商家的信息極不對稱,因為商家可能隱瞞了商品的負面信息,但由于無法直接接觸商品,消費者可能被蒙在鼓里而遭受損失。此次修改的《消法》針對網絡等遠程購物方式賦予了消費者七天的反悔權,旨在促進買賣雙方的平等地位。
【提醒】反悔權僅適用于網絡等遠程購物方式,消費者直接到商店購買的物品,不適用該條規定。另外反悔權的期限是七日內,且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商品,不在此列。
三、新增網絡等非現場購物信息披露制度。
新《消法》第28條為新增法條,“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以及提供證券、保險、銀行等金融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經營地址、聯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信息。”
【解讀】該制度的核心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有助于明確解決網購等非現場購物面臨的突出問題?,F實生活中,消協在解決網購過程中的爭議時,經常找不到相應的經營主體,而新《消法》的這項規定有助于幫助在發生問題時查找相應的責任方;而安全注意事項等,則可以對消費者的安全形成保障,對產品的負面問題做到全面、詳盡的了解;售后服務和民事責任事前需要明確,也有助于消費者在事后發生爭議時有據可查地解決問題。
四、明確個人信息保護。
新《消法》第29條為新增法條,“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p>
【解讀】個人信息被隨意泄露或買賣,消費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誰都知道是商家“出賣”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但卻沒人管也沒地方去投訴。修改后的《消法》首次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消費者權益確認下來,是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提醒】雖然《消法》將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確認下來,但這一規定目前僅停留在文件上,具體操作性不強。如果個人信息被泄露,消費者如何取證、維權?相關經營者將獲得怎樣的處罰,有待進一步規定。
五、消協可提公益訴訟。
新《消法》第37條第1款規定:消費者協會應履行以下公益性職責:……(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解讀】近幾年來,我國不斷出現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群體性消費事件,對于消費糾紛數額較小的事件,相當多的消費者衡量維權成本后,出于各種原因不愿意維權。在諸如三鹿奶粉、問題膠囊等群體性消費事件中,消費者往往勢單力薄,舉證困難,消費維權常常陷入尷尬境地。修改后的《消法》明確了消協的訴訟主體地位,對于群體性消費事件,消費者可以請求消協提起公益訴訟。
【提醒】公益訴訟針對的是群體性消費事件,單一消費事件,消費者只能自行提起民事訴訟。
六、定位網購平臺責任。
新《消法》第44條為新增法條,為“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p>
【解讀】網上購物方式同普通的購物不同,對于商家是否具經營資質、信譽等情況,買家無從查證,這就需要網絡平臺加強審查和監管。但另一方面,由于賣家眾多,網購平臺只是提供一個交易平臺,買賣自由,雙方自愿,要求網購平臺進行直接監管也是不現實的。為此,此次修改后的《消法》對網購平臺的責任進行了清晰定位,即網購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承擔先行賠償責任;且對于銷售者或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具有主觀過錯,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銷售者或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提醒】網購平臺承擔責任有前提
七、明確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代言人、推銷人的連帶賠償責任。
新《消法》第45條增加了兩款,“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制作、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解讀】針對大量虛假廣告充斥電視節目、明星代言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新消法強化了虛假廣告代言人及發布者的連帶責任。新消法規定,對于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廣告經營者、發布者及代言人、推銷人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該規定對于影響我們生活質量最深的虛假廣告及明星代言來說,意義非凡。其大大強化了商家制作廣告、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及明星選擇代言產品的謹慎度,對于遏制虛假廣告、問題產品具有顯著作用。
【提醒】連帶賠償責任僅僅適用于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
八、加大消費欺詐賠償。
新《消法》第55條修正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p>
【解讀】修改后的《消法》不僅將懲罰性賠償的倍數由“退一賠二”變為“退一賠三”,而且還對賠償的最低數額進行確定
【提醒】此賠償原則僅針對經營者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所謂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商標續展需要營業執照嗎
2021-02-19排除妨害能否再次申請執行
2021-02-17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