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個別消費者應證明自己確實發生誤解以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但認定消費欺詐行為并不要求消費者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經營者是否具有實施欺詐行為的主觀故意雖然法律、法規并未明確規定構成欺詐行為必須具有主觀故意,但從文義上理解,欺詐就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欺詐”二字本身已經揭示經營者具有主觀故意。所以,在下列6種情形下,經營者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就屬于欺詐: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或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如果遇到商家欺詐的情況,記得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金擔保書范文
2021-01-20網絡暴力致死怎么判
2021-03-15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