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的主觀性導致存在哪些問題?
1、司法鑒定機構或部門種類繁多,設置極為混亂
由于我國至今尚無規(guī)范鑒定機構設立的法律法規(guī),結果造成鑒定機關或部門的設置過多過濫。目前我國的鑒定機構或部門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設置的鑒定機關或部門,第二類是經授權建立的行業(yè)鑒定機構或部門,第三類是設置在各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偵查系的鑒定機構以及研究所設置的鑒定機構等。自2005《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議》(一下簡稱《決議》)執(zhí)行以來,人民法院已全面停止各項鑒定,公檢兩家也停止對外鑒定。
司法鑒定的改革使司法鑒定從公檢法機構中脫離出來,改變了過去自偵自檢、自審自檢的現(xiàn)象,但又出現(xiàn)自治自檢、鑒定機構與鑒定人員冗余等一系列了新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些鑒定機構由醫(yī)院主辦,出現(xiàn)自治自檢現(xiàn)象。很多新成立的司法鑒定機構,由醫(yī)院院長為法人代表,業(yè)務副院長為鑒定所負責人,很多未經專業(yè)法醫(yī)培訓的醫(yī)生理所當然就上崗從事法醫(yī)鑒定工作,由于他們對于司法鑒定的標準缺乏準確認識和理解,導致入院病歷書與鑒定結論合二為一,成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產物,司法鑒定機構權威性大大降低。
(2)對鑒定機構與鑒定人員的外部監(jiān)督與管理過于松懈。司法行政主管部門對于司法鑒定機構的管理僅限于收取管理費,對于司法鑒定機構的設立、組織、場所以及鑒定人員資格缺乏實質性監(jiān)督及管理,這樣不僅導致司法鑒定機構及司法鑒定人員冗余,更導致司法鑒定結論準確性與權威性的喪失。由于現(xiàn)今鑒定機構專業(yè)技術人員素質與鑒定機構硬件設施參差不齊,即使一些不符合規(guī)定的司法鑒定結論作出后,無制度無機關無人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造成嚴重后果也無人承擔,因此鑒定結論的準確性與權威性大大降低。
(3)當事人對鑒定機構的選擇隨意性過大,導致當事人訴訟成本大大增加。《決議》規(guī)定司法鑒定不受地域范圍的限制,因此當事人可隨意對鑒定機構進行選擇。案件起訴到法院后,法院只進行司法鑒定的形式審查,如果沒有缺陷便會對鑒定結論予以采信,而不會考慮作出司法鑒定的鑒定機構所在地。這樣一來,另一方當事人知曉情況后便會對該外地進行的司法鑒定的權威性產生懷疑,甚至申請重新鑒定,這樣導致當事人雙方訴訟成本的增加。
2、司法鑒定程序缺乏法律規(guī)范,重復鑒定嚴重
我國現(xiàn)有的司法鑒定工作,因為種種原因,僅在三大訴訟法中有些原則規(guī)定,在有些部門如“公、檢、法、司、衛(wèi)”機關都有一些司法解釋或行政規(guī)章,但過于簡單、過于原則、過于分散,而且都是從部門角度出發(fā),沒有從國家統(tǒng)一的司法制度建設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它的適用范圍和效力有限。司法鑒定基本的法律制度如司法鑒定機構的設立條件、司法鑒定人員的從業(yè)資格、司法鑒定程序規(guī)則、執(zhí)業(yè)紀律和法律責任等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操作和監(jiān)督方面的制度。在司法實踐中,有些鑒定機構由于受經濟利益趨動,甚至出具虛假鑒定結論的事例并不鮮見,但卻難以使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就是一案多次重復鑒定,且鑒定結論差異較大,甚至截然相反的情況。司法機關為查明案件事實,就一些專門性的問題委托司法鑒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卻常常會遇到同一案件多個司法鑒定結論相互矛盾的現(xiàn)象。更為嚴重的是鑒定機關因為種種利害或利益關系,各自為鑒,互不信任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3、司法鑒定從業(yè)人員良莠不齊,鑒定缺乏可信度
由于法律對從事司法鑒定的機構和人員沒有規(guī)定嚴格的準入資格要求,所以,受委托從事司法鑒定的社會專業(yè)鑒定組織儀器設備標準不等,鑒定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更因為缺乏嚴密的操作規(guī)則和監(jiān)督,難以保證鑒定結論的客觀、公正。特別是一些鑒定單位或鑒定人為追求經濟利益,曲意迎合一些當事人或辦案人員的不合理要求,扭曲了了司法鑒定的本意,使司法鑒定結論的公正性、客觀性大打折扣。同時,由于司法鑒定的費用是由當事人承擔,更因為辦案人員按司法鑒定結論就是辦錯了案,承辦人員也不負錯案責任,所以,有相當部門的辦案人員不是從案件是否確實需要的角度出發(fā)委托司法鑒定,而是動輒委托司法鑒定,過分依賴司法鑒定,結果造成一些案件久拖不決,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4、現(xiàn)行的鑒定制度也使得鑒定的回避規(guī)定完全被虛化
對認為需要鑒定的專門性的問題,法院只能“交由”或“指定”有關的鑒定部門,而不能直接委托從事鑒定的人。有關的鑒定部門接到法院的鑒定請求以后,由誰進行鑒定,如何鑒定,都完全是鑒定部門內部的事,法院無權過問或干預,其結果是連法官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在從事鑒定,只是在收到鑒定結論以后,才能從鑒定結論的簽名上知曉其姓名,但仍不了解該鑒定人的知識水平、經驗、技能、資格以及社會關系。
司法鑒定的主觀性完全是取決于司法鑒定是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但科學技術本質上還是由人來進行操作的,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專業(yè)化的術語,司法鑒定機構負有很大的解釋權。當然,國家現(xiàn)在也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司法鑒定方面的行業(yè)自律的法律制度,都是要從根本上保證司法鑒定的絕對公平。
司法鑒定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最新司法鑒定收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申請強制執(zhí)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集體土地租賃協(xié)議書的內容
2021-03-17關于開發(fā)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04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