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中的取保候審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一)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害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作出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執行。國家安全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以及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國家安全機關移送的犯罪案件時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國家安全機關執行。
(二)取保候審的方式
《刑事訴訟法)第53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故意傷害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的適用對象
取保候審在哪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委托代理
2020-12-10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