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事人就提請民事訴訟聘請律師的時候,要預先繳納一筆律師費用,不是誰都有能力承擔這筆錢的。隨著我國司法制度的不斷完善,針對經濟困難人群的司法救濟手段也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法律援助。那么法律援助的概念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編詳細介紹下吧。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法律援助的特征是什么?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三、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綜上所述,經濟困難人群因為民事案件有法律需求的時候,如果符合條件,政府會通過專業的機構提供無償的律師服務,這就是法律援助的概念。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很廣,不僅民事訴訟當事人可以,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存在特殊情況的,法院也會指派法律援助機構提供幫助。這是一項司法救濟制度,為的就是確保每一個人都享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有什么特征?
申請法律援助時的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