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知道,法律援助是國家的一項惠民政策,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表現,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我國法律對于這一方面有相關的規定,那么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的解答。
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的關于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的內容的整理,國家法律對于這一方面也有相關的規定,我們都知道,法律援助是為了保障那些連正常生活條件都無法保障的人的基本生活質量,是國家社會發展的表現,行文至此,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可以點擊下面的延伸閱讀部分。
需求法律援助的途徑有哪些
法律援助收費么?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包含投票權嗎
2020-11-27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反擔保協議
2021-02-10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