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解除取保候審什么意思
解除取保候審是指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取消取保候審的制度。
二、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這一規定即意味著,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對已經采取的強制措施的決定進行變更或者撤銷的權力。我們認為,這是適應案件的不同進展情況而作出的變通規定。應當說,這一規定是比較合適的。取保候審撤銷或者變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
3.發現采取取保候審決定不當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7.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8.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9.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審的被保證人或者說是保證對象,既然保證對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義,當然也應當予以撤銷。
11.保證人死亡、重傷或者出現其他喪失保證能力情形的。保證人是取保候審的義務主體,保證人資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證能力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或者喪失了保證能力,保證義務的履行就成為事實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審也就隨之應當予以變更。
12.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以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案件需要復議、復核的,或者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案件的審理少不了證據證明,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不能對案件進行審理,這一是為了保障案件能公平公正,同時也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對于案件不存在疑惑或者是證據充分的情況下, 或者是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期限屆滿的時候是可以解除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解除取保候審是不是沒事了
取保候審期滿以后怎么處理,取保候審后還會坐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如何制作土地流轉合同,要把握合同的哪些要點
2020-12-22公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10廣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價格
2021-02-19修高鐵占用房屋怎么賠償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