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時間有期限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三、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而已,因此是否獲得取保批準,與之后是否會被判刑、坐牢其實并沒有直接關系。有些嫌疑人沒有獲得取保批準,但之后根據收集到的證據表明,其并不是實施犯罪的人,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將其無罪釋放。從這點上來看,相信大家也清楚取保候審與判刑之前的關系如何了吧。
保釋是什么意思?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罪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醫調委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2-10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