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家法律援助的相關知識,法律援助是國家的一項政策,可以給出社保待遇或者能夠保障人們的最低生活水平的,是我們國家不斷發展的表現,對于法律援助方面,國家有相關的規定,那么提供借款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的解答。
提供借款法律援助的情形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關于提供借款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的問題,國家法律對于這一方面也有相關的規定,我們都知道,法律援助是為了保障那些連正常生活條件都無法保障的人的基本生活質量和在訴訟案件過程中經濟困難無法支付相應手續費的人的援助,是國家社會發展的表現。
公民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