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因為民事糾紛需要打官司的話,是要花一筆錢的,包括律師費用和訴訟費用。對于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律師費用的當事人,可以嘗試申請法律援助。近年來,法律援助案件逐漸增多,這說明我國司法保障體系的成熟。那么,法律援助定義是什么呢?下面小編結合有關法律知識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法律援助定義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么?
1、申請事項屬于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三、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四、申請法律援助的資料需要哪些?
1、法律援助申請表,并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通過閱讀上面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法律援助定義有了初步認識。簡單來說,法律援助就是法律援助機構接受當事人委托,對于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提供無償律師服務的一種制度,屬于司法救濟的一種。申請法律援助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條件,包括經濟困難、申請事項在援助范圍內等等。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3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拆遷安置房名額轉讓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2020-11-24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拆遷
2020-12-06遇到房屋拆遷補償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20小區拆遷怎么賠償
2021-02-05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15哪些情況可調整承包地
2021-01-03